原標題:房地產稅立法有望加快:草案年內曾在內部征求意見 從官方釋放信號來看,房地產稅立法有望加快。 8月7日,住建部在遼寧沈陽召開部分城市房地產工作座談會,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綜合施策,把地方政府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主體責任落到實處,確保市場穩定。 而此前的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要求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業內分析人士,“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指向了房地產稅。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今年4月份,房地產稅法草案曾在系統內部征求過意見,省級人大、省級財政等相關部門都參與其中。有參與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草案對各方面因素都有考慮。 房地產稅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利益,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按照稅收法定原則,房地產稅法的出臺勢必會公開征求意見,以凝聚各方共識。 多位財稅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房地產稅作為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一環,能一定程度上打擊投機心理。房價漲跌影響因素很多,主要由供需關系決定,包括信貸政策、土地供應、戶籍政策等影響作用很大。房地產稅只是起到助推作用,不會其決定性作用。 立法有望加快 7月16日,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也表示,下一步中央從供給側進一步發力,包括加快推進房地產稅相關政策舉措,實現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加快推進租售同權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實,更好地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樣一個基本定位。 而早在今年3月初,財政部時任副部長史耀斌在全國兩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財政部以及其他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和完善房地產稅法律草案。 4月份,房地產稅法草案在內部完成了一輪意見征集。草案的具體細節還有待官方正式披露,但3月初史耀斌已經大體介紹了房地產稅的方向。 “它的作用主要就是調節收入分配,特別是個人財富的集聚,起到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同時,籌集財政收入,用來滿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需求。”史耀斌表示。 史耀斌指出,房地產稅推進的總體思路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他還介紹了房地產稅在其他國家的四個共通的制度安排,一是所有的工商業住房和個人住房,按評估值征稅;二是會有稅收優惠,比如給予一定的扣除標準,或者是對一些困難的家庭、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難群體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等;三是為地方稅,收入屬于地方政府,收入用來滿足當地教育、治安等基礎公共服務支出;四是由于稅基復雜,需要建立完備的稅收征管模式,才能確保房地產稅征得到、征得公平。 “社會共識比以前多了些,基礎條件像資產評估法的出臺等,為房地產稅的開征提供了一些基礎條件。房地產稅的主要功能是籌集地方財政收入,在某個特定時期,可能有調控房地產市場預期的功能。不能夸大房地產稅的調控功能,房價漲跌取決于很多市場因素,包括金融、土地供應、人口等。”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劉劍文表示,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是要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避免房價的大漲大落。房地產稅是長效機制的一環,長效機制應該包括土地、金融、戶籍等多方面制度安排。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院長薛鋼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像房地產這樣的具體產業,主要由市場行為決定,稅收的影響沒有想象中那么大。“房住不炒”代表的是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定位,背后對應著一攬子制度和政策。房地產稅只是其中的一項,代表國家政策導向,起到引導預期的作用。 “開征房地產稅會增加房屋持有成本,投資投機買房的群體需要考慮買房是否劃算,持有多套住房是否值得。如果住房持有成本太高,買房不合算,人們可能會考慮其他資源配置方式。但是,房價的影響因素很多,稅收對房價不會有直接影響。在房地產市場很火的情況下,房地產稅是很容易轉嫁給租房或買房人。”薛鋼指出。 薛鋼也指出,開征房地產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取得收入,地方政府缺乏地方稅;再者,是出于社會公平考慮,房產是家庭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房產越多的人群,理應承擔更多稅負。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許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房地產稅有多方面作用,既有籌集收入,也有調節消費行為的作用。房地產稅能起到一定抑制投機的作用,但房價受很多因素影響,主要由供需關系決定,不能夸大房地產稅對抑制房價的作用。國外開征房地產稅國家經驗顯示,中長期而言,房地產稅對房地產市場價格不會有太大影響。 可能設定稅率浮動區間 “房地產稅立法加快推進,是一種姿態,不能讓炒房現象過于旺盛。但各地在房地產市場調控過程中,已經出臺了很多限購限貸限售的政策,這些行政政策需要與包括房地產稅在內的長效機制進行較好的銜接。”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熊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指出,房地產稅不會是全國各個地方完全一樣,應該是在中央統一立法的框架下,讓各個地方能有空間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確定稅率、稅基以及征收的具體辦法。 房地產稅改革思路中的“充分授權”,有望給予地方一定自主空間。“可能類似資源稅那樣,全國立法確定稅率浮動空間,由地方在區間內選擇稅率;在稅收優惠政策上,比如有些房屋是否可以免征,免征面積等,地方也可以有一定空間。中國一二三四線房地產市場差異太大,全國不同地區不可能適用同一標準。”薛鋼指出。 在優惠政策上,業內似乎較多傾向于給予一定人均免征面積。“現在社會上應該有一定共識,不是按套數征收,而是按照面積并作合理扣除,結合價格來確定稅基,比如允許人均50平米的面積扣除。”劉劍文表示。 熊偉表示,不管是40還是60平米,對于基本住房需求可能給予免稅或低稅的方式,因此,對于一般普通家庭房地產稅不見得有多大的影響;針對超面積的房子來征稅,擁有的房屋越多,交稅可能會越多,起到調節收入的功能。 當然,目前上述具體安排,只是代表社會上的部分聲音。房地產稅法草案尚未披露,征稅目的、制度安排、征稅公平等還有很大探討空間。
中公會計集中了行業內授課經驗豐富,授課效果好,指導水平高的師資團隊,為考生提供從初級會計職稱到中級會計職稱,高級會計職稱,注冊會計師,會計實務操作的全程,全方位,專業化的輔導,如果你是會計學專業、經濟法專業,或者有豐富的從業經驗,我們是你們的不二選擇!中公會計培訓業務以實戰就業為導向,師資理論授課與實務性會計業務結合。中公會計致力于實現學員“畢業即就業”為培訓目標,及時推出與財會領域政策及熱門行業所需要的培訓課程、實務類圖書等產品,中公教育會計事業部將始終秉承“專注中國財經培訓”的辦學宗旨,與廣大學員一起,在財經領域塑造財會精英,中公會計經過多年潛心研發,深諳命題思路,教學安排科學合理,培訓課堂專業,采用多方位學員學習管理系統,階段式精準教學和全封閉集訓模式,并配備業內權威大咖親臨面授,大幅度提高了考試通過率,受到廣大學員的一致信賴和好評。
原標題:把稅和費減下來把獲得感提上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4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以開展實地調研和召開座談會相結合的形式,在北京啟動第28個全國稅收宣傳月。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表示,今年稅收宣傳月主題聚焦減稅降費,并打造持續50天的“加長版”,體現了稅務部門把黨中央、國務院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的決心、恒心,稅務部門將以最大力度、最優服務、最嚴標準將減稅降費惠民大禮包實打實送到千家萬戶。 上午9點,王軍來到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享受情況。該公司總裁付英波介紹,作為科技創新企業,隨著減稅力度加大,預計享受各類減稅約1億元。企業今年計劃加大研發投入,減稅很“實在”地解決了資金問題。王軍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就是要讓企業輕裝上陣,讓市場發展更有活力。在觀看財務人員開具增值稅降率后的發票后王軍問,“系統是否穩定?”“開票是否便利?”企業首席財務官王海桐回答說,系統很穩定,政策出臺后稅務部門第一時間組織培訓輔導,有效保障了“開好票”。王軍表示,稅務部門要強化信息保障,保持網絡暢通、運轉高效,還要做好減稅效應的“鐵賬本”核算,精準反映企業獲得的減稅紅利。 4月1日是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按季申報大征期的首日。王軍來到北京市海淀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辦稅服務廳,深入了解大征期的準備工作和運行情況。在大廳門口設置的“減稅降費”專區和“小微企業政策落實專崗”處,辦稅服務廳負責人黃海霞介紹,2月份以來通過專區專崗歸集和反饋了納稅人熱點問題800多條。王軍叮囑,一定要實時掌握納稅人辦稅“活情況”,暢通問題反饋渠道,建好問題臺賬,及時推送分辦,第一時間幫助納稅人解決問題。 “窗口是怎么設置的?”“企業享受政策是否便利?”王軍邊走邊看,詳細詢問有關情況。黃海霞介紹,辦稅窗口從去年的79個增加到102個,此外不僅設置了專窗集中處理“疑難雜癥”,還根據人流情況機動開設“簡明快辦”窗口,有效疏解擁堵。王軍表示,要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拿出實招、硬招,提升辦稅效率,確保運行平穩有序。 王軍走近辦稅窗口,詢問正在辦理業務的納稅人,“您是來辦理什么業務?企業減稅情況怎么樣?”正在咨詢小規模申報表填寫的北京四季昌逸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馮惠娟算出了減稅賬:“過去企業月銷售收入近10萬元,需要繳稅6000元,去年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調至500萬元,企業轉為小規模納稅人,每月減稅3000多元。今年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稅標準提高到10萬元后,企業不繳稅了,全免了!” 在專門設置的發票窗口,看到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許朦正在領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王軍上前詢問:“今天來辦什么業務?辦理方便嗎?”許朦回答說,“今天有一個急單,所以來辦稅廳領發票,平時大部分業務都在網上辦理,‘票E送’會直接送發票上門,非常方便快捷。”王軍十分關心企業享受稅收減免優惠的情況,許朦算了一筆減稅賬:去年企業全年繳納增值稅約2.2億元,今年企業生產的化學藥品適用稅率從16%降到13%,全年將減稅約6000萬元。“減稅降費政策落地那么快,跟稅務機關的辛苦付出是分不開的,為你們點贊!”許朦說。王軍表示,稅務部門要采取一系列實打實、硬碰硬的舉措,并在下步工作中加力加效,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 在通過實地調研掌握“活情況”的基礎上,4月1日下午王軍在稅務總局主持召開“落實減稅降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座談會。會上,沈陽鼓風機集團、德力西集團、江蘇金昇實業公司、安徽艾可藍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青島瑞源集團、湖北長飛光纖光纜公司、東莞晟鼎精密儀器公司等企業負責人及涉稅服務機構代表先后發言,圍繞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實、持續優化納稅服務等提出意見建議。 王軍認真傾聽與會代表發言,不時與大家進行交流和討論。王軍指出,今年前兩個月,雖然減稅降費的“主菜”“硬菜”還未端上來,且超過90%以上的小微企業從今天開始才實行季度申報,但總的來講前期政策措施落實平穩有序,累計新增減稅1828.5億元,積極效應已初步顯現。隨著絕大多數小微企業在4月征期實行季度申報,特別是更大規模增值稅減稅和降低社保費率政策的實施,減稅降費效應將更加充分顯現出來。 王軍強調,稅務部門要把工作要求落到位,讓政策落實高效率。一是落實推進有機制保障,構建起“一竿子插到底”的統一指揮體系。二是落實過程有監督考核,制定減稅降費工作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以強有力的監督問責促進減稅降費政策落實落地。三是落實政策有全面輔導,將開展第二輪以小微企業為重點對象的全覆蓋宣傳輔導,以及第三輪針對性答疑解難輔導。四是落實手段有技術支撐,加快金稅三期核心征管系統相關模塊的開發升級工作,進一步完善各省電子稅務局申報模塊。五是落實效應有鐵賬核算,用好減稅降費核算平臺,算好改革效應“總分賬”,分析經濟社會“效益賬”,并且幫助納稅人算好減稅紅利“獲益賬”。 王軍指出,稅務部門要把納稅服務工作做到位,持續推出便利化服務舉措,讓政策享受更便利。在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措施、“便民辦稅春風行動”52條便利化措施、支持增值稅改革落地20條服務舉措等基礎上,5月1日實施降低社保費率政策時還將再推出若干服務措施。同時,開通多個方面的反饋渠道,讓納稅人有問題、有訴求可以隨時提,并力爭做到第一時間研究、權威準確答復,對重要問題一律由稅務總局統一研究答復,確保政策執行的統一性。對于亂收費一律嚴肅查處。3月29日稅務總局專門印發通知,迅速開展為期兩個月的第三方借減稅降費服務巧立名目亂收費行為專項排查整治,并積極建立部門間聯動機制,推動形成共治格局。一旦查出稅務干部與第三方有利益關聯,堅決清除出稅務系統。 王軍表示,減稅降費直達市場主體,影響直接而深刻,希望廣大納稅人、繳費人注重把握減稅降費特別是增值稅改革通過價格傳導對市場主體預期、經營策略、競爭博弈等各方面的影響,把減稅降費紅利盡可能轉化為發展動能,實現更快速更長遠發展。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克慶,稅務總局副局長任榮發、王陸進,相關司局、北京市稅務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永慶,稅務總局副局長于春生、孫瑞標、王陸進,總審計師劉麗堅,相關司局、北京市稅務局、總局駐北京特派辦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根據稅務師行業度報表數據,筆者將度經營收入前百家稅務師事務所(以下簡稱“百強所”)(9月5日發布)的經營收入、執業稅務師人數、從業人員人數等數據進行匯總,并與往年百強所的相應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一、經營情況 (一)百強所經營收入穩步增長 度百強所經營收入合計73.07億元,同比增長20.75%,比行業收入增長率高14.31個百分點,占全行業經營總收入的比重為45.77%,較上年度提高了近5.43個百分點。百強所經營收入占全行業經營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相對穩定且逐年上升的態勢。 進入百強所的門檻(第100名)經營收入為1570.60萬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年收入最高的稅務師事務所經營收入為6.86億元,同比上升了17.51%。前3名稅務師事務所與去年相比沒有變化,新入榜的13家事務所中,2家集團所,11家單體所。 圖1:百強所與行業經營收入對比、增長率情況(至) 單位:億元
(二)集團所優勢明顯,經營收入占百強所收入的三分之二有余,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增強 收入百強所包含34家集團所。其中,北京23家,上海4家,廣東2家,湖南、江蘇、深圳、浙江、重慶各1家。 經營收入過億元的事務所有25家,同比去年增加1家,25家事務所均為集團所,收入合計51.41億元,占百強所收入的70.36%,占行業收入的32.2%。集團所優勢凸顯,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增強。 經營收入超過1億元不足2億元的事務所17家;超過2億元不足3億元的事務所4家;超過3億元不足4億元的事務所1家;超過4億元不足5億元的事務所1家;超過5億元不足6億元的事務所1家;首次出現超過6億元的稅務師事務所。 經營收入超過1億元的百強所數量統計表 單位:家
?。ㄈI業收入利潤率和盈利狀況優于行業整體,起到帶動作用 百強所利潤總額為4.85億元,收入利潤率為6.65%,是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率3.80%的1.75倍。營業收入利潤率和盈利狀況明顯優于行業整體,對整個行業起到了引領和帶動作用。 二、人員情況 度執業于百強所的執業稅務師同比增加1320人,增長21.32%;從業人員同比增加1960人,增長10.24%。 (一)執業于百強所的執業稅務師、從業人員的數量及占行業的比重逐年上升 通過圖2可以看出,近五年來,執業于百強所的執業稅務師的人數、占行業的比重及增長率三項指標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執業于百強所的從業人員人數、占行業的比重兩項指標均逐年上升,并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長率。 值得關注的是,度執業于百強所的執業稅務師、從業人員占行業的比重均接近或超過20%,由此可以看出,數量不到行業2%的百強所對人才有較強的吸引力。 圖2:百強所執業稅務師情況(至)
圖3:百強所從業人員情況(至)
(二)執業于百強所的從業人員及執業稅務師擁有本科及大專學歷的占絕大多數 從學歷結構看,從業人員中擁有本科、大專學歷的人員占從業人員的87.66%;執業稅務師中擁有本科、大專學歷的人員占執業稅務師的91.56%;從業人員及執業稅務師學歷結構主要為本科及大專以上學歷。 圖4:度百強所從業人數及執業稅務師學歷結構情況
?。ㄈ﹫虡I于百強所的從業人員及執業稅務師年齡較輕,活力較強 從年齡結構看,從業人員中35歲以下、36歲至50歲之間的人員合計占從業人員的89.57%;執業稅務師中35歲以下、36歲至50歲之間的人員合計占執業稅務師的83.39%。稅務師行業人員隊伍整體年齡較輕,活力較強。 圖5:度百強所從業人數及執業稅務師年齡結構情況
三、服務業務情況 度百強所涉稅鑒證業務、咨詢業務分別占收入總額的三分之一,咨詢業務已經上升為與鑒證業務同等重要的業務。 圖6:百強所各類業務收入情況及占比 單位:億元
(一)涉稅鑒證業務仍為百強所較比重要的業務 度百強所涉稅鑒證業務收入24.92億元,占百強所經營收入的34.11%,同比增長9.08%,比行業48.82%的比重減少14.71個百分點。其中,所得稅匯算清繳鑒證業務收入17.12億元,同比增長9.39%,土地增值稅清算鑒證業務收入2.31億元,同比下降0.48%,兩項收入占百強所經營收入的比重均小于行業水平。 以上表明,鑒證業務依然是百強所比較重要的業務范圍,但依賴程度明顯小于行業水平。 (二)受聘稅務顧問咨詢、稅收籌劃等服務業務增長勢頭強勁 度百強所涉稅咨詢業務收入26.74億元,占百強所經營收入的36.59%,同比增長24.79%,比行業27.29%的比重高9.30個百分點。其中,受聘稅務顧問咨詢業務收入23.09億元,同比增長23.68%;稅收籌劃業務收入3.01億元,同比增長47.89%,兩項業務收入占百強所的比重均大于行業水平。 ?。ㄈ┐順I務平穩增長 度百強所代理業務收入11.25億元,占百強所經營收入的15.04%,其中,代理納稅申報收入4.10億元,代理建賬記賬收入4.07億元,代理一機多卡業務收入1.53億元。 四、所均、人均、師均貢獻度對比情況 度百強所所均貢獻度為7306.78萬元,同比上升20.75%,是全行業所均貢獻度290.95萬元的25.11倍;師均貢獻度為97.28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是全行業師均貢獻度37.67萬元的2.58倍;人均貢獻度為34.64萬元,同比上升9.54%,是全行業人均貢獻度15.98萬元的2.17倍。人均貢獻度和師均貢獻度相對穩定。 五、百強所地域分布狀況 ?。ㄒ唬┌購娝赜蚍植既约性诮洕l達地區 度百強所分布在16個地區。其中,北京31家,浙江17家,上海12家,江蘇11家,廣東6家,寧波5家,四川4家,青島3家,陜西、重慶、山東各2家,安徽、海南、湖南、廈門、深圳各1家。從整體來看,百強所地域分布情況與上年度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上海和江蘇,這4個地區的戶數占百強所總戶數的71%。 圖7:百強所地區分布情況
?。ǘ┌購娝貐^經營收入差異顯著 度,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五個地區百強所的收入合計63.81億元,占百強所收入總額的87.34%,地區分布不平衡。其中,北京38.62億元、上海12.32億元、浙江5.86億元、江蘇3.74億元、廣東3.28億元。 圖8:16個地區百強所經營收入情況 單位: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