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語教育
具備多年的實踐與教學指導經驗
專業有效的兒童智能康復培訓
快速咨詢康語2-7歲言語康復品牌(簡稱“康語”)歸屬福建省康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有一定規模的兒童康復機構,主要為2-7周歲,語言發育遲緩、自閉癥譜系、感統失調等廣泛性發育障礙兒童提供專業的一站式康復訓練服務,讓孩子更快開口說話!
情景化小組授課,鞏固兒童社會融合能力
教學對象:3-6歲準備上幼兒園的譜系、發育遲緩的兒童
課程模式:1對3小組授課
教學原理:教育心理學、應用行為分析
課程內容:核心訓練兒童在集體環境下做、看、聽、說、玩的能力來提升集體常規,共同注意力,社交技能,自我管理等的能力,每月定期的室內、戶外學堂強化兒童社會融合能力
課程效果:幫助兒童提升集體意識,建立集體規則意識,學會遵守規則,理解約定俗成的生活常識,培養兒童入普園的前備技能
課程特色:
【環境創設】
結構化教學環境創設,調動兒童的視聽感知覺
教學環境適合我們兒童的特點,采用結構化和功能區域劃分,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一體機、
蒙氏教具等,調動兒童的視聽感知覺,對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
【實踐教學】
豐富的主題教學活動、游戲戶外,強化兒童社會融合能力
遵循兒童成長發展的規律,注重孩子動手實踐的能力,通過各種豐富的主題教學活動、游戲、戶外社會實踐,讓孩子所學的技能有效的運用和泛化
【教什么】
培養兒童上幼兒園的前備技能,讓兒童提前適應幼兒園的教學常規,提升集體能力。
例如:安坐、排隊、等待、集體環境下做、看、聽、說的能力。
【階段學習】
根據兒童能力分班教學,階段式組織學習。
每階段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與學習內容,按班級制(根據兒童能力分班),每季度根據兒童的成長效果進行升班,直到大班目標完成。
1、什么是自閉癥?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或孤獨性障礙,是一種腦發育性障礙,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交流障礙和重復局限的興趣行為為主要特征。自閉癥起病于三歲之前,三歲以后表現明顯,絕大多數兒童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支持。
2、自閉癥屬于殘疾嗎?
屬于。2006年起,我國將自閉癥歸類為精神殘疾。
3、自閉癥是一種心理疾病嗎?
自閉癥不是一種心理疾病,但大部分自閉癥兒童會有心理問題,如認知、情緒和行為問題;自閉癥也不是性格孤僻。
4、為什么會產生自閉癥?
自閉癥至今病因未明。流行病學研究已經篩查出很多可能導致自閉癥的危險因素,但是沒有一種是導致自閉癥發生的直接因素。比較公認的原因是基因變異與不良環境的交互作用,特別是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可能是自閉癥發病的主因,但具體致病因素和機制不明。研究顯示,一些因素如高齡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藥或接觸化學物質等有可能增加患自閉癥的風險。
5、自閉癥癥狀一般出現在什么時期?
根據衛生計生委于2010年7月23日頒布的《兒童自閉癥診療康復指南》,兒童自閉癥起病于3歲前,其中2/3的患兒出生后逐漸出現自閉癥的癥狀,約1/3的患兒經歷了1-2年正常發育后出現了倒退,并開始出現自閉癥癥狀。
6、自閉癥主要有哪些表現?
(1)社交發展方面
◆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系;
◆與人接觸時缺乏目光接觸,很少或不能主動交往。
(2)溝通方面
◆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落后,或在正常語言發育后出現語言倒退,或語言缺乏交流性質;
◆鸚鵡學舌語言。不斷重復他人說過的話或聽到的廣告詞等。
(3)行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拒絕改變習慣和常規;
◆興趣狹隘,會非常專注于某些物品,或者是對特定物品特別感興趣;
◆刻板、重復或儀式性行為;
◆其他常見行為包括多動、注意力分散、自我刺激行為等
7、自閉癥兒童不會說話嗎?
自閉癥兒童“會”說話,但普遍缺乏語言溝通能力。現有數據表明,大約25%的自閉癥兒童沒有口語語言或僅有有限的口語語言表達能力。經過康復訓練后,隨著社會交往功能的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也可以逐漸發展。
8、自閉癥兒童智力有問題嗎?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09年的調查,大約46%的自閉癥兒童擁有平均值或者平均值以上的智商。雖然目前尚無靈敏可靠的測試自閉癥兒童智商的工具,以上提供的智商指數也僅代表一個估測,不過這個結果可以說明部分自閉癥兒童擁有與普通人群一樣或更高的智商。也有研究報道60%的自閉癥兒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落后。
9、自閉癥患者會有攻擊行為嗎?
自閉癥患者一般不會有意攻擊別人,只是由于其溝通和表達障礙,有時會用異于常人的方式與人“溝通”,或人們不理解其需求和意愿的時候,會出現行為和情緒問題。自閉癥患者全無“害人”之心,不會算計人,缺乏反抗行為,被認為是最真實的人。
10、自閉癥兒童都特別聰明嗎?
自閉癥兒童個體差異很大,大部分沒有特殊能力表現,只有小部分表現出“孤島智慧”,在繪畫、樂器、音樂、色彩、計算、機械記憶、方位辨別等方面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如果加以合理引導與培養轉化,這些能力對其職業開發會有積極意義。
11、自閉癥兒童感覺方面有問題嗎?
研究顯示,56-90%的自閉癥兒童存在感覺統合失調,所以大部分會有感覺方面的問題。如,聽知覺敏感:喜愛某些聲音,對另一些聲音特別恐懼;觸覺異常:不喜歡擁抱或觸摸;痛覺異常:多不怕痛;視覺異常:對特別圖像的喜好或厭惡、喜歡斜視、倒視;本體覺異常:喜歡坐車、怕坐電梯、喜旋轉。
12、自閉癥會合并其他疾病嗎?
超過70%的自閉癥患者會有不同類別和程度的其他病癥(共病)。常見的是精神障礙、感知覺異常、胃腸道問題、注意力障礙、智力障礙、癲癇、免疫失衡、焦慮抑郁等。這些病癥對自閉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康復效果以及預后等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1.自我刺激行為包含多種含義
如果你身邊的自閉癥患者出現自我刺激行為,表示他們信任你,認為在你身邊他們能做自己。還有的含義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有可能是在表達某種感情,在給自己減壓或強化注意力等。
你可以根據以下幾點來尋找線索。
面部表情—面帶微笑的自我刺激行為與愁眉苦臉的自我刺激行為不同。
言語和聲音—他們說的話或發出的聲音,如哭喊聲、笑聲等,有助于你判斷他們的情緒。
具體場景—女自閉癥患者看到小狗時揮舞手臂,很可能表示她很興奮;要是她處理難題時牢騷滿腹并揮舞手臂,很可能表示她很沮喪或者需要休息。
有時候自我刺激可能與情緒并沒有關系,就像我們站起來舒展身體一樣,并不能反映出情緒的好壞。
2.自閉癥患者認真傾聽時常會看向其它地方
自閉癥患者會覺得眼神交流容易分散注意力,或者很令人不快。
因此,他們常會盯著你的衣服、手、你身旁或他們自己的手看。這時候,他們的眼神看似漫不經心,其實大腦正在全神貫注地處理你的話。
要是你覺得他們真有可能走神了,可以喊他們的名字,用聲音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要是不起作用,可以在他們眼前揮揮手。
3.面無表情并非無意義
很多自閉癥患者在積極思考時常會呈現放松的面部表情。這時候,他們可能會凝望遠方,嘴角微張,表現出一副漠然的樣子。
一些自閉癥患者在專心致志地傾聽時,常會有這樣一副表情。
如果自閉癥患者盯著旁邊看,表示他們在深入地思考。這時候他們能聽到你說話,但如果你想讓他們仔細聽你說話,那你先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4.將自我刺激行為視為正常肢體語言
自我刺激行為有助于平息激動的情緒,強化注意力,并改善心情。
如果自閉癥患者在交流過程中出現自我刺激行為,那你應當將其理解為強化注意力,而不是影響注意力的行為。
5.不要隨便曲解面部表情
一些自閉癥患者常會做出奇怪的面部表情,這通常意味著他們感覺在你身邊很自在,無需時刻約束自己的一舉一動。這其實是好事。此類面部表情通常有如下含義:
開心—這是他們微笑和表達快樂的獨特方式。
自我刺激行為—他們需要運動面部肌肉,就像你無聊時常會在手里撥弄打火機或拿個棒球拋來拋去一樣。
裝傻賣萌—他們想讓你微笑。
自然表情—有些自閉癥患者身患殘疾,他們的正常面部表情看上去就有異于常人。
沮喪或痛苦—你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是否符合這一情形。
6.注意你的自閉癥親人是否有運動殘疾
有些抽搐、笨拙、費力的動作或生氣的樣子常與生氣毫無關系,可能是運動障礙、腦癱、感官處理失調等殘疾,導致肢體動作受到影響。
如果自閉癥患者經常出現不正常的動作,那你就要考慮是否存在行動不便。
不要在他們剛打算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誤認為他們生氣了。
7.注意不要刺激自閉癥患者
自閉癥患者常有心理焦慮和感官方面的問題,從而導致不適和痛苦。激動的行為包括自我刺激行為,同時伴隨面無表情或不安的表情,可能意味著自閉癥患者需要靜一靜。
這有助于預防自閉癥患者出現心理或精神崩潰。
8.即使你無法理解,也沒有關系
自閉癥患者有各種各樣的行為方式,有的會跟著微波爐計時器一起“滴滴滴”的喊叫;有的擁抱后會微笑,會一瘸一拐地走路。
請不要擔心。
理解這些不同行為背后的意義,并欣賞他們勇于做真實的自己。
1.體力活動
白天多運動,可以幫助你孩子晚上睡得更好。那些經常鍛煉的大人和孩子們,都會覺得晚上更容易入睡,也睡得更好。如果你孩子在學校里沒有經常化的運動安排的話,那就在家里計劃起來。
要注意安排鍛煉的時間應該在白天,如果晚上再做的話,可能會把孩子刺激興奮起來了,那就反而難入睡了,那些比較有分量的運動最好在入睡前的二,三個小時前做。
2.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
咖啡因是能夠讓你的身體保持”警覺狀態”的興奮劑,咖啡因能在身體中保持三到五個小時的效力,最高甚至能到十二小時之久。
如果你孩子在下午或晚上吃了喝了那些含咖啡因的食物飲料的話(如巧克力,咖啡,茶,蘇打飲料如可樂等),那么他很可能晚上很難入睡。
有些孩子們需要對這類食物飲料完全禁食才能睡好,但是大部分孩子們只要在臨睡前三四小時前不吃這些就行了。
3.那家里如果還有其他孩子的話,怎么辦?
如果家里還有其他孩子的話,那么這個自閉癥孩子異常的睡眠習慣也會影響到其他家里的孩子們的,但是一個保持連貫性的作息時間會對大家都有益的。
a)小幫手們。
可以經常想想能不能讓兄弟姐妹來幫忙,其他的孩子們也可以一起來使用”圖示計劃表”,這樣可以幫那個自閉癥孩子更快地學會”圖示計劃表”,當家里的孩子們一起來做同樣的事情的話,這個孩子應該能學得更好些。
b)待在一起,玩在一起。
兄弟姐妹們可以相互幫助做些能讓人安靜下來準備好睡覺的活動。
c)可以分散些就寢時間。
每個孩子可以容許有不同的就寢時間,這樣可以有更多的”一對一”的照顧,當然對其他還沒睡的孩子們要注意別吵著要睡的孩子了。
d)睡眠環境。
需要考慮每個孩子最適合的睡眠方式,有的孩子喜歡一個人睡,有的卻喜歡和兄弟姐妹一起睡,根據各人喜好而定。
最后:
如果上面的情況家長都做到了,但是孩子的睡眠狀況還是沒改善怎么辦呢?
那建議你去求醫。
你需要找個睡眠問題專家來對孩子做進一步的評估并由專業的睡眠障礙專家進行相應的治療。
稍后會有專業老師給您回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