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軍事化全封閉學校:望城區排名前5勵志教育學校排名-10大正規湖南特訓全封閉管教學校校區地址

啟德軍事化全封閉學校-望城區排名前5勵志教育學校排名
面對青春期孩子 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防止孩子叛逆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要經歷青春期,這是一個美好而晦澀的階段。當孩子們進入青春期的時,隨著生理和心理的各種變化,會嘗試接受一些新鮮的事物,并且在家人與老師的幫助下,會在青春期有不少的收獲,雖然有時候看起來一些行為非常幼稚可笑,但是以后想起來,還是十分快樂的。但是也有不同的情況,那就是在青春期的孩子缺乏關愛,沒有人關心,更沒有父母陪在身邊,如此就會造成了一些叛逆的青春,如此就讓父母傷透了心。
面對青春期孩子,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防止孩子叛逆?
家家都有青春期的孩子,是不是每個家庭的中年老母親經常會感覺到《青春期遇到更年期》呢?下面先來講幾個小故事。
鄰居家孩子大三了,和媽媽商量,"我想考研到其他學校",他在太原的一所大學上學,媽媽就說,"你哪能考上?你就考你們學校的研究生就行",孩子聽后很喪氣。
一個大二的孩子,看見學校的網站上公布出招助教的信息,孩子就和媽媽商量,"我想去報名助教,可是我的成績不占優勢,可能會選不上,我報還是不報呢?"媽媽鼓勵他試一試,最壞的結果就是選不上,還說,"當助教,是一個綜合能力的體現,有人成績一般,但是綜合能力強;有的人成績好,但是綜合能力差,也不占優勢;也可能除了成績之外,還有其他的考量標準,別人比你成績好,但是說不定其他方面不如你。"媽媽的一番話幫助孩子下定了決心,果斷的報了名。半個月后收到了錄取的通知,這個孩子還說,他有個同學,成績比他高,但是沒有選上。這個結果剛好驗證了媽媽的說法。
還有一個孩子,正在讀博士,讀得異常艱難,終于讀完畢業了,有人問她,讀博士難嗎?她說難,難在哪里呢?她說:“有時候真的堅持不下去了,但是,我一想起,高中的時候,我在書房學習,媽媽也在燈下學習英語,那幾年媽媽也在上博士,每當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想起了媽媽那么大年齡,還在奮斗,還在學習,我就稍微調整一下,渾身就又充滿了動力。”現在,這個姑娘已經博士畢業,順利工作了。
這三個例子都是真事,因為這些發生在身邊的事,引起我的思考,做父母的,真的責任很重大。父母如何引導一個青春期孩子積極向上?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和青春期孩子無障礙溝通,我想,真的是挺難的。
青春期的孩子,朝氣蓬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我們看著很多孩子考上北大清華,就會說,那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也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這非常有可能。
孩子和孩子之間,固然有天賦的差異,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后天的努力,所以,不要把別人的孩子都看成是神一般的存在,我們的孩子也可以。
01困境來臨時,家長面對困境的態度,是教會孩子面對挫折的最好機會生活中,困境無處不在,家人生病、工作變動、朋友關系破裂、意外等等,都是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事情。有些人在困境來臨時,不停地抱怨,聲稱“倒霉”“運氣不好”;有些人在困境中會迷失方向,進而一蹶不振;有些人積極應對,以樂觀的心態面對遇到的挫折……這些面對困境的態度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何其相似。
在2017年兒子高考那一年,為了照顧高齡的老母親,我決定全職,可是,僅僅全職幾個月,在距離高考還有兩個月的時候,我的母親因為腦梗住院。
身處困境的女孩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象到那種心情,6月份就高考,4月份突然出現這種事情,當時真的覺得孤立無援。家里就我一個孩子,出現這種狀況,很難說不會給孩子或者家庭帶來影響,我在醫院的時候,想到孩子即將到來的高考,有時在母親睡著了以后,就偷偷的哭。

哭完又覺得解決不了問題,所以,我想的更多的是,怎么能夠振作起來,幫助母親盡快的恢復,同時,盡量減少母親的病情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想通以后,我就準備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這次疾病,既然已經發生了,時光不可能倒流,只能想辦法,讓未來更好。于是振作起來,該往班群里發信息還發信息,該報自主報自主,同時告訴孩子,我最近暫時顧不上你,你自己安排照顧好自己。
出院以后,回到家里其實才是真正的考驗,因為孩子回到家以后,整個環境有一定的影響的,母親病了以后,情緒是反復無常的,有時候正高興的,可能突然一下就不高興了。
積極樂觀的人
我當時為了讓母親恢復,能夠戰勝這個疾病,我開始積極的幫助母親做康復做訓練,還鼓勵她"今天比昨天站的時間長,今天的腿比昨天的腿有勁,"用這些話幫助她慢慢的重建信心,恢復自理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也傳達給兒子一些觀念,困難和問題已經出現,我們能做的就是如何讓未來的路走得更順暢。
我一直是以實際行動來給孩子起到一個積極的正向的作用,除了照顧母親,我發現還需要發展一項興趣愛好,來平衡生活。
陪伴母親,我也不可能看書,我就想,做什么能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做,還得是自己喜歡的,于是,我就想到了鉤針。
當時我買了鉤針開始學,看著各種各樣的視頻、圖片學習,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兒子曾經問過我"你做這個,有什么意義?”
這一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正值高三,每天他回來,我就給他展示我的成果,今天完成了什么作品,我對他說:“媽媽未來十年的路,可能暫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我要讓生活豐富多彩,培養起興趣愛好,這才能在居家的日子感受到快樂和喜悅,如何什么都不做,很可能就陷進一個糟糕的情緒中,時刻抱怨命運的不公,而這樣在照顧母親之余,多一些愛好,就會讓我覺得,照顧病人的工作雖然辛苦,生活卻很有意義。我不像你,你馬上面臨高考,高考完,面對的是一個的,有著無限可能的人生。”
兒子說他理解我了。
在這個過程中,其兒子實也體會到了我的辛苦,體會到我照顧病人的不易,孩子上了大學以后,我們每周聯系的時候,我傳達給他的都是積極的信息,姥姥最近挺好的,姥姥比以前進步了,能走路了;我最近教姥姥認字了,姥姥今天認識了好多字;時時刻刻給我自己信心,也給到孩子信心,順便,我還會把我的作品自發給他看,有勾的衣服、披肩,裙子等,我告訴他這是我花了多長時間做的。
可以說,我的這段經歷,讓孩子深刻體會到,困難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只要有戰勝它的決心,一切皆有可能。
02家長始終抱有好奇心,才能引導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我一直在探索,我還能做什么?想讓孩子看到我是充滿好奇心的。
一個朋友開始學寫作的時候,我沒寫過,我就想能不能試試呢?抱著這種試試的心情,我開啟了寫作之路。

好奇心寶寶
有時想想,我真的覺得,人生沒有什么不可能,就是看你想不想去腳踏實地的去做,對于我來說寫作也有療愈作用,有時候可以說,起到一個倒苦水的功能。我的文章里有我和母親之間的碎碎念,有書評,有影評,正是因為開始寫作,才看到了更廣闊的的人生。
剛開始,我覺得孩子考上北大挺不錯的,其實那時我就是一只坐井觀天的青蛙,沒見過大世面,因為寫作,結識了更多優秀的人,結識了很多兼職的朋友,接觸了一個更廣闊的平臺,才發覺自己根本不值得一提。
對于我的寫作能力,一開始是感覺到很自信的,進入寫作這個圈子才發現,我真的是太差了,讀書太少了,找到問題所在,我就開始讀書,大量的輸入。正是因為自己的好奇心,才能堅持寫到現在,很多人已經放棄了,但是我不會,我想會一直堅持下去。我看到了更廣闊的平臺,看到了更美的風景,我的眼界和以前已經大不一樣了。
今年疫情期間,從孩子放寒假回來到現在,我已經寫了222天的日記,每次當我翻開日記的時候,就覺得生活場景歷歷在目,所以我真的很想讓大家也做一個這樣的一個計劃,或者說是設想,想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什么?
我有個朋友,孩子上高一的時候,他就對孩子說,再有三年你就大學畢業了,等你就上大學了,我要安排很多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就問想干什么,她說想學古箏,孩子就建議她"現在就學吧,為什么要等到我上大學以后再學呢?"
她一想,對呀,孩子上晚自習,晚上一般10:00多到家,那下了班到晚上這段時間干什么呢?她又不喜歡看電視,孩子說的對,喜歡的東西現在就可以開始。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個建議特別好,這個朋友現在已經練習了兩年的古箏,很多有名的曲子像漁舟唱晚這些她都會彈。
細想一下,不管是寫作、讀書還是做任何事情,三年的時間完全可以學的像模像樣了。
就拿寫日記這事來說,拿起筆,把三年的生活記錄下來,生活中的矛盾、和孩子的溝通、自己讀的書、孩子的成長,這是不是一個很棒的紀念品呢?
寫日記
03三、不要輕易對青春期孩子說“NO”青春期是指由兒童逐漸發育成為成年人的過渡時期。青春期是人體迅速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繼嬰兒期后,人生第二個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青春期為13-19歲,實際上這些年,青春期有時會提前到小學階段。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逆反,被家長稱為叛逆期,你可知,這叛逆從何而來?
叛逆的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的心智逐漸成熟,對外在世界充滿著無限好奇,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意,愛好也發生了變化,不再聽從父母的話,就被家長認為進入了青春期,甚至有些家長一說青春期,就高度緊張。
在我看來,青春期并不可怕,只要掌握方法,完全可以平穩度過。
方法就是不要輕易說“NO”。
朋友家孩子8歲,最近喜歡上了魔方和九連環,她就跟著一起玩起來,玩完后,媽媽和孩子都很高興,朋友興奮地告訴我,原來這么有意思,可惜老大初中玩這個的時候,老被她說“不務正業”。
還有一個孩子喜歡上了玄幻小說,天天一有空就看,家長斥責他“多看看課本,多做做題,看小說有什么用,又不能提高學習成績。”
你看,孩子和我們家長喜好完全不同,遇到上面這樣的孩子,你會不會說這就是“青春期叛逆”呢?
不要輕易對孩子的說法和做法說“NO”,面臨青春期的孩子,了解下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長也去了解一下,不要輕易地就說這沒用,孩子聽流行歌曲,我們也去聽聽,感受一下音樂的魅力;孩子喜歡國外的偵探小說,我們和孩子一起看;孩子喜歡新奇的事物,我們可以陪孩子一起去探索……這樣是不是和青春期孩子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孩子也會慢慢地向我們敞開心扉,把心里話告訴我們,這樣才是最和諧的親子關系。
和諧的親子關系
黃靜潔老師有兩本書《父母的格局》、《學習的格局》,黃老師說,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和孩子聊什么,如果父母愛追劇,談論的內容肯定和追劇有關。
黃老師和二兒子的鏈接就是書,兒子讀過的書她也讀過,這樣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有一天,她兒子拿了一本《局外人》,黃老師馬上說,這本書我看過,作者是加繆,他的全名是阿爾貝·加繆,她兒子用很驚訝的眼神看著她,說媽媽居然知道這本書。這是不是和孩子產生了很好的鏈接呢。
黃靜潔老師寫這本書的時候,孩子在書房學習,她就坐在客廳寫書,她就是想給孩子看到,媽媽都這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當然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做作家,只是說,通過這個例子,給大家一個方向,尋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斷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或者給孩子加以引導,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有很多的可能,需要我們去發掘,你不去做,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干,有多大潛力。
學會了以上三種方法,就能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
問題少年如何解決
孩子叛逆怎么辦
如何戒除網癮
逃學、厭學、早戀?
詳細解決方案: